|
|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中支聚焦主責主業——筑牢糧食安全生產“基本盤”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政企信息
發布時間:2025-08-27 22:44
|
|
|
摘要:北京時間2025年8月27日(農歷2025年7月5日),星期三訊:中國人壽財險德州中支聚焦主責主業——筑牢糧食安全生產“基本盤”
進入汛期以來,極端降雨導致多地洪澇成災,給秋糧作物豐產豐收帶來沖擊。中國人壽財險災情所在地機構迅速行動,投入抗災救災和查勘理賠工作,力爭讓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在沒有遭受極端天氣的山東省德州市,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德州市中心支…
|
北京時間2025年8月27日(農歷2025年7月5日),星期三訊:中國人壽財險德州中支聚焦主責主業——筑牢糧食安全生產“基本盤”
進入汛期以來,極端降雨導致多地洪澇成災,給秋糧作物豐產豐收帶來沖擊。中國人壽財險災情所在地機構迅速行動,投入抗災救災和查勘理賠工作,力爭讓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在沒有遭受極端天氣的山東省德州市,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德州市中心支公司同樣進入防災防汛應急工作狀態,全力落實防汛救災應急預案,挨村挨戶緊急推進玉米完全成本保險承保工作,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目前,全市已承保玉米完全成本保險103.46萬畝,承擔風險保障責任9.83億元。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相關負責人與平原縣龍門街道辦事處堤下王村黨支部書記到遭受水淹的玉米受災現場了解災害損失情況。
自2024年新一輪農業保險承保周期以來,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德州市中心支公司聚焦主責主業,累計承保政策性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441.67萬畝,承保面積居全省系統16家地市公司首位;共為34.8萬戶次的種植戶承擔風險責任43.11億元,支付賠款4881.94萬元,為災后恢復生產提供了關鍵資金保障,牢牢守住了糧食生產基本盤和安全底線。多措并舉深度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也促進了自身內涵價值提升。2024年,該公司入選全國系統地市機構30強,所轄3家支公司入選全國系統縣區機構100強、3家支公司入選全省系統綜合評價20強支公司。
守牢糧食生產安全底線
德州市地處魯北黃河沖積平原,是全國首個“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的地級市。近年來在全國率先整建制開展“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用全國0.9%的耕地生產出全國3%的小麥、1.4%的玉米。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總經理韓立霞說:公司堅決扛牢保障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聚焦主責主業,竭誠做好三大糧食作物保險保障工作,使糧食安全根基不斷夯實筑牢。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對平原縣恩城鎮的冬小麥進行驗標承保。
在德州市武城縣,成方連片的玉米已長到牛角般大小,正在吐須授粉,青綠色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油光發亮,農民們忙著田間管理,一派田園風光景象。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武城支公司的員工卻無暇欣賞夏日美景,正兵分五路逐村宣傳動員種植戶參加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張貼承保情況公示,現已承保6.68萬畝。他們頭頂烈日、揮汗如雨,目的就是盡快完成承保工作,一旦遇到災害天氣,農民種的玉米最起碼能保住物力、人力投入。
2024年武城縣甲馬營鎮4484戶的6萬多畝玉米投保完全成本保險,8月份遭受暴雨災害,最大降雨量262.6毫米,造成玉米大面積受災。出險后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迅速啟動理賠應急預案,經查勘1574個農戶種植的1.8萬畝玉米不同程度受災,其中絕產面積6500畝,累計賠款704萬元,扣除財政補貼,賠款是農戶個人所繳保費的6.3倍。種植大戶王偉個人出資2.7萬元投保的3090畝玉米獲得賠款91.87萬元。王偉激動地說:“有了這筆賠款,就保住了種植的所有成本,使我不至于血本無歸,還有錢買化肥、種子接著種植冬小麥。今年小麥大豐收,讓我緩過玉米受災收入降低的勁。今年玉米剛下種我就打聽何時買保險,這不,前幾天剛一宣傳我就首先投了保。”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對平原縣王杲鎮遭受凍害的小麥進行查勘理賠,爭取賠款及時到位助農盡快恢復生產。
“遇到災害心不慌,農業保險來保障。”這句話道出了德州市平原縣農民的心聲。中國人壽財險平原支公司經理王建介紹,保障糧食安全關系國計民生。前幾年,全縣小麥、玉米推廣的主要是保物化成本的種植保險,承保率也相對較低。自2024年起按照國家惠民政策推行完全成本保險,在農戶承擔小麥、玉米保費每畝分別增加2.4元和4.4元的情況下,保障金額每畝均提高500元。公司在縣財政、農村農業、金融監管等部門的重視支持下,通過深入宣傳發動,今年共承保小麥和玉米59.3萬畝,承保率達到93%,承擔風險保障5.78億元,成為全省系統“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第一縣”。今年小麥受病蟲害影響導致減產,這可愁壞了承保區域內4650個種植戶。公司接到報案后,全員發動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查勘定損工作,并趕在小麥機收前完成了定損,確保夏收夏種兩不誤。“沒有想到國壽財險的賠款能這么快交到我們手上,公司還為我們聘請農技專家現場指導收種,這給我們在經濟和技術上帶來了極大幫助。”種糧大戶趙宗光看著銀行卡里劃轉的4.3萬元賠款,無限感慨地說道。
延伸豐富糧食保障鏈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在開展好政策性農業保險,牢牢服務保障糧食安全底線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商業性收入損失保障方案,使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相輔相成、統籌推進,構建起多層次、全流程的農業風險保障體系,確保農民減產保成本、增產必增收。
圖
平原縣是山東國壽財險“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第一縣”。圖為支公司負責人到田間地頭了解糧食風險保障需求情況。
在德州市樂陵、齊河、平原、陵城區等縣市區,該公司開辦了商業性小麥氣象指數保險和商業性小麥種植保額補充保險。商業性小麥氣象指數保險每畝的保險金額不高于小麥市場價值與完全成本保險的差額,由種植戶與公司協商確定。參加保險后,當小麥在約定的保險期間遭遇低溫凍害、倒春寒、風災等災害時,視為發生保險事故,該公司將根據當地氣象部門提供的不同氣象指數和約定的相關賠付標準進行賠償,徹底穩定了種植戶的種植收入預期,調動了種糧積極性。商業性小麥種植保額補充保險則主要承擔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給小麥帶來的損失,使農業保險從“保成本”邁向“保收入”。
圖
禹城市農業農村局、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禹城支公司到帶狀復合種植基地了解大豆、玉米長勢和相關農產品市場價格情況。
禹城市積極落實“藏糧于技”戰略,積極探索大豆玉米帶狀種植,實施“穩糧增豆”工程。該公司與地方財政、期貨商品交易市場聯手打造的“保險+期貨”模式,成為幫助農民規避價格風險、保障收益的有效金融工具。自2022年在禹城市開展“保險+期貨”試點以來的三年間,累計承保21.54萬畝,涉及農戶1729戶次,提供風險保障達2.22億元,實現賠付996.19萬元,助力國家大豆振興計劃。“我們利用期貨市場提供的價格風險對沖平臺,打通了由普通農戶到期貨市場風險轉移的渠道,分散和化解了價格下跌的大面積風險。”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總經理助理呂峰介紹說。
風險減量護航糧食安全
當前正值秋糧灌漿結實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聯合當地農業農村局建立“保險+農技”服務隊,在平原、齊河、樂陵、陵城區、慶云、武城、夏津、禹城等縣區,邀請當地農業專家開展農事巡田活動,發放近2萬份科技明白紙,指導農戶科學噴灑農藥和葉面肥,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夯實秋糧穩產基礎。其實,這正是該公司從事后理賠到事前干預、從被動賠付向風險管理轉變的生動實踐。
圖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齊河支公司到參加高標準農田設施保險的龍軒家庭農場,向種糧大戶了解農田設施管護使用情況。
近年來,該公司還投入風險減量專項資金,利用空天地一體化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實現了農作物全覆蓋快速識別的全周期風險管護服務,提高災前預防、災中救治和災后理賠等工作能力。聯合第三方科技公司通過對比五年衛星影像和氣象數據,構建小麥、玉米病蟲害預測模型,為提前防治奠定了科技基礎。在平原、齊河、樂陵等幾個產糧大縣,公司還建立多個智慧農業服務站,配備土壤墑情監測儀等物聯網設備,并與科研機構共建種質資源災害數據庫,開發小米、玉米等作物專屬防控模型。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鄉村振興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藏糧于地”戰略的基礎。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模式的有益創新與探索,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在齊河縣率先進行了高標準農田設施保險試點。當機電井工程、PE管道工程、電力工程及其全部配套設施設備因雷擊、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和機械損壞、電氣事故、技術風險、人為風險等意外事故造成損失時,該公司將負賠償責任。該項目通過商業保險杠桿作用和補償機制,暢通了管護資金的來源通道,化解了管護難、維修難的問題,對糧食生產安全起到了“壓艙石”作用。
圖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聘請農技專家指導農戶對秋糧進行科學田間管理,不斷夯實高產穩產基礎。
中國人壽財險德州市中心支公司總經理韓立霞表示,要讓農業穩民心、安天下,農業保險就要強農、惠農、富農,努力成為促進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及穩定農民收入的得力金融工具。下一步,公司將在德州市財政局、農業農村局、金融監管分局的支持和指導下,圍繞德州市構建高質量農食融合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和重點實施的“五個一”工程,研究全產業鏈綜合性保障方案,為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來源: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微信公眾號)
|
|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9月19日(星期五)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