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9月19日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已致31人死亡 |
歷史上的今天
欄目: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5-09-19 11:05
|
|
|
2025年9月19日發生的重大事件:
摘要:2025年9月19日(農歷2025年7月28日),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已致31人死亡。
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已致31人死亡。
北京時間2025年9月19日,據新華社消息:
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官員18日說,在剛果(金)發生的新一輪埃博拉疫情已確診病例38例,死亡病例31例。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是剛果(金)(舊稱扎伊爾…
|
2025年9月19日(農歷2025年7月28日),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已致31人死亡。
剛果(金)埃博拉疫情已致31人死亡。
北京時間2025年9月19日,據新華社消息:
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官員18日說,在剛果(金)發生的新一輪埃博拉疫情已確診病例38例,死亡病例31例。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是剛果(金)(舊稱扎伊爾)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里,瘋狂地虐殺“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涂炭,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時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蘇丹,一時尸橫遍野。經過兩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隨之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變得無影無蹤。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被發現。它屬于絲狀病毒科,基因組為單負鏈RNA,病毒顆粒為多形性的細長絲狀,有包膜,包膜上僅含一種糖蛋白。埃博拉病毒分為扎伊爾、蘇丹、本迪布焦、科特迪瓦和萊斯頓五個亞型,可在多種培養細胞中生長,最常用的是Vero細胞、MA-104等細胞;其抵抗力不強,對紫外線、脂溶劑等敏感。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果蝠作為自然宿主將病毒傳播給猩猩、猴子等野生動物,人接觸這些動物及其體液、排泄物等而受到感染,并成為傳染源。病毒通過皮膚黏膜侵入宿主,主要在肝內增殖,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從而引起組織細胞溶解、器官壞死等。單核-巨噬細胞釋放IFN-γ等炎癥介質是導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皮疹等的主要原因。
埃博拉病毒潛伏期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熱、頭痛,繼而出現嘔吐、腹瀉等。發病后的2周內,患者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播至全身各個器官,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出血等癥狀,可在24小時內死亡。但不同毒株差異巨大(25%-90%),其中扎伊爾型的病死率通常最高,在缺乏有效治療的條件下高達90%。
發現可疑患者應立即隔離,嚴格消毒患者,監視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時立即入院隔離。埃博拉出血熱的治療很困難,尚無安全有效的疫苗,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唯一對抗方法是注射NPC1阻礙劑,無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
(綜合自百度百科)
|
|
|
上述內容已注明媒體來源的,為本站編輯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明錯誤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進行處理。向原創致敬!!!
|
免責聲明:
|
|
1、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本頁面內容里面包含的圖片、視頻、音頻等文件均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儲。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
|
|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今天是:2025年09月19日(星期五)
|
|
|
|
|
|
|
|
|
|